真實人生版的魯蛇「野比大雄」,歷代最無名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人生的際遇發展往往讓人意想不到,誰想得到一個個性自閉、留級1年、單身35年,43歲了還在一家小公司苦苦幹活的「魯蛇」,會突然贏得諾貝爾獎呢?這樣故事多年來都被視為一個奇蹟,而造成這個奇蹟的人就是出生在日本的田中耕一。


1959年,田中耕一出生在日本富山縣,當時田中的母親生下他一個月後便因病去世,便過繼給叔父叔母撫養長大。他從小就因為不敢和其他小朋友說話,被認為是一個「大傻瓜」,還被班上的小胖子欺負。

18歲時,他努力考進了日本東北大學,當時這是除了東京大學、京都大學以外,相當優秀的一所大學。入學時田中因為看到了戶籍謄本,才發現叔父叔母不是他的親生父母,而感到相當震驚!
就學後自認天分不高的田中,每天都刻苦學習,複習功課到深夜,不過他的成績依然不是很好。後來田中因為必修的德文不及格,而被學校連續留級了一年。等到畢業的時候,他的指導老師也忍不住說:「我從來沒見過學習這麼差的學生!」

畢業後田中唯一的夢想就是進入科技業的大公司索尼,但他才進入應徵的第一輪,就被殘酷地淘汰了。田中只好去了另外一家小公司,這間公司當年沒有什麼名氣,而且赤字累累,那就是後來改變田中一生的島津製作所。

島津製作所當年是一間生產科學測試儀器的公司,田中耕一就在裡頭當著一個普通的小職員;但在他28歲的時候,公司為了製造某樣儀器,指派了田中進行某種化學實驗,他必須作為實驗人員測定生物大分子的品質。
田中得知消息後差點暈過去,他在大學的主修是電氣工程學科,化學根本只停留在國中程度;但他知道拒絕這次實驗可能會被炒魷魚,只好硬著頭皮上場。

當時的研究者都知道如果以雷射光電離的方法測量分子量,最多只能測定分子量在1000左右的化合物;但田中是個門外漢,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停用雷射衝擊著大分子,甚至因為在實驗中由於過於緊張,還不小心把甘油滴進了鈷試劑中!

煩惱的田中也不清楚發生什麼事,他當下只覺得這試劑挺貴的,扔掉太可惜,就乾脆拿它繼續實驗;於是他把試劑又放進試驗裝置後,竟然就此發生了奇蹟!他成功分離出分子量超過10000的化合物,並根據這個寫了一篇此生唯一的學術論文。儘管這個成就是卓越的,但田中的公司認為這並不能提高公司利益,所以也沒有給他任何獎勵。

這件事就像田中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他依然在島津製作所裡當他的小職員。35歲時,出生以來始終保持單身的田中終於靠相親認識了裕子,兩人結為連理。等到2002年,田中已經43歲了,他已經沒信心再參加公司的升職面試,認定自己這一生就是要在公司的底層默默幹活,領著微薄的薪水。
10月9日那天晚上,正在可憐加班的田中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激動地用英語跟他交談,但田中只聽到了「諾貝爾獎」跟「祝賀」兩個詞,他以為是自己得了什麼小獎,便迷糊道謝,同在加班的同事則認為是電視節目在整人。

殊不知半小時後,全公司的電話都響了起來,田中下班時門外已經包圍了大批的人,紛紛拿著攝影機和麥克風要採訪他。原來此時田中得到諾貝爾化學獎的名聲已響徹全球,但沒有知道這位「田中耕一」到底是誰?當觀眾們引頸期待時,就看到一個衣服破破爛爛的人走了出來,對著鏡頭傻笑,看起來簡直沒有任何學者風範。
田中成為了歷代以來學歷最低的諾貝爾得獎者,他僅有念到學士,而且根本沒有學過化學的深刻知識!沒有學者認識這個人,他的資料也沒登在學者的資料庫裡;但得知田中獲獎後,他的母校日本東北大學馬上無條件授予他名譽化學博士學位。

當田中站在講台上接受採訪時,他所說的感言是:「擁有了博士學位後,飛機機票可以免費升級到商務艙,我從來都沒坐過商務艙,以後真想體驗一下啊!」這讓所有聽眾都石化了,之後田中的故事被大幅報導,日本媒體也把他稱為是「小職員的奇蹟」。
田中得到諾貝爾化學獎的原因雖然倍受爭議,許多人認為他沒有化學背景,當年應該由德國的2位化學家米夏埃爾·卡拉斯、弗倫茨·希倫坎普得獎,就連田中耕一自認他不是諾貝爾獎的合適人選;但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本特·諾登堅持頒獎給他,因為諾貝爾獎最重視的就是研究者的原創性。

從此之後,田中的人生就有了大幅的改變,他先後擔任了愛媛大學、筑波大學、京都大學、東北大學等客座教授。島津製作所也因為他股票水漲船高,成為了該領域知名的公司。他們設置了特別的「田中耕一記念品質分析研究所」,並聘請他做為所長,想有董事待遇。

田中是日本人中獲得諾貝爾獎第二年輕的得主,他之後傾心於研究,在311地震後,田中還接受了日本政府的委任,擔任東京電力福島核電廠事故調査委員會的委員一職。有趣的是,雖然田中在得到諾貝爾獎後享有那麼多榮耀,但他骨子裡彷彿還是當年那個謙虛的小職員,有著根深柢固的平凡個性。

田中的前半生雖然總被說是「大笨蛋」、「大傻瓜」,但他事實上也對學術投入良多,才能考上日本東北大學;只是後來的諾貝爾研究完全是外行人誤打誤撞的結果,也不得不說人生真的碰到奇蹟。把他有趣的經歷分享出去,讓其他人也看看這位特別的諾貝爾獎得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