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時就與家人移居到 德國 的 華裔女設計師劉揚,
但是到德國的那段日子,她發現德國與中國有著極大的差異,
於是劉揚出了一本書「東西相遇」,
雖然裡面都是一些簡單的圖畫,但是卻完全表達出兩國的不同之處。
像是:
中國與德國都是如何面對困難?
中國人傾向選擇逃避,德國人會努力克服。
這就是劉揚領悟到的道理
左邊藍圖代表西方,右邊紅圖代表東方。 你能看懂幾張圖? 1. 心情與天氣西方人不喜歡下雨天,東方人無感 ~
西方人喜歡曬太陽,東方人怕曬太陽。
西方人習慣在白天起床時洗澡,東方人在晚上睡前洗澡 。
西方人保守,東方人好奇。
雙方對彼此的印象,都還停留在18世紀左右。
西方人的人際關係單純,東方人的人際網絡較複雜
西方人表達很直接,東方人表達非常迂迴、婉轉
西方人直接表達憤怒,東方人善於隱藏情緒 (笑裡藏刀)。
西方人的準時,是真的準點。東方人的準時,是指...一個範圍內。(太中肯了)
西方人直接面對問題,東方人逃避問題
西方人非常以自我為中心,東方人比較不自我。
在東方,領導總和權力畫上等號
西方人喜歡 健康的膚色,東方人喜歡 ...白皮膚
西方人追求 善良的力量,東方人追求 智慧
西方人 獨立,東方人 依賴。
西方人的派對三兩成群聊天,
東方人的派對...是某種儀式吧?
西方人旅行用眼睛紀錄美好,
東方人旅行用相機紀錄一切,還要上傳到 FB 打卡炫耀一下...
西方人習慣三餐會吃冷食 (例如沙拉),
東方人則是三餐都熱食。
可樂 vs 茶飲
西方的時尚就是中餐,東方的時尚就是西餐。
東方人習慣餐桌上大聲聊天 (喧嘩)
動物在東方,大多是食物。
默哀一分鐘...
東方 (中國) 人排隊較沒有規矩,
相較之下,台灣算還不錯。
1970年,西方是汽車,東方是腳踏車
2006年,西方是腳踏車,東方是汽車
西方,孩子和大人是平等的
東方,孩子常常是家庭最核心的人...
西方,老年人在家中地位較低,
東方,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西方晚年生活,最快樂的是遛狗,
東方晚年生活,最快樂的是遛小孩、抱孫子...